干云蔽日
干云蔽日是什么意思
干云蔽日的拼音为 gānyún-bìrì ,注音是ㄍㄢ ㄧㄨㄣˊ ㄅㄧˋ ㄖㄧˋ, 英语是 tall;great , 繁体写为“干雲蔽日”。
干云蔽日的意思是形容樹木或建築物高大。 後漢書.卷三十七.丁鴻傳:「干雲蔽日之木,起於蔥青。」 。
干云蔽日的近义词暂无记录, 反义词亦无记录。
干云蔽日的开头是“干” ,以干开头的词还有干碍、干证、干纪、干与、干羽 。 干云蔽日的结尾是“日” ,以日结尾的词还有历日、至日、母难日、移天易日、向日 。
◎ 干云蔽日 gānyún-bìrì
[tall;great] 冲入云霄,遮住太阳,形容形体高大或气势宏大
干云蔽日之木,起于葱青。——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
形容樹木或建築物高大。後漢書.卷三十七.丁鴻傳:「干雲蔽日之木,起於蔥青。」
解释 干:冲;蔽:遮挡。冲上云霄,挡住太阳。形容树木或建筑物高大。
出处 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干云蔽日之木,起于葱青。”
例句 南山落落千尺松,~摇青葱。 ◎宋·洪刍《老圃集·松棚》
语法 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树木高大